查看原文
其他

房间乱跟激发创造力,没有一毛钱关系

二姐Claire 果壳童学馆 2023-05-17


自从有了娃,我觉得我离梦想中的房子越来越远... ...我就不配拥有一个整洁的家!


因为这些不守规矩的入侵生物,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你所有的空间,并毫不费劲地把它改造得面目全非。

 

有娃之前V.S.有娃之后丨图源:mumsinbeirut / Via instagram.com
 
最可怕的是,这群生物的带头老大(也就是养娃的队友,上铺的兄弟)还总是搬出那条看上去不可辩驳的理由:

房间乱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纳尼?我只是想捡起跟前这块硌脚的积木,你却说我阻碍了孩子成长的路?!


为了给那些跟我一样被逼到墙角的强迫症妈妈们挽回一点生存的空间,我决定撸起袖子把“房间乱才能培养创造力”这件事,从头到尾给大家好好地怼一下捋一下:
 

那些乱糟糟的名场面是真的吗?
 

爱因斯坦的“传世名言”

每当提到凌乱的环境,总有人搬出神奇大脑爱因斯坦的那句传世名言:“要是乱糟糟的桌面意味着杂乱无章的头脑,那空荡荡桌面意味着什么呢?”


这条意味深长的金句顶着爱因斯坦的光环在21世纪突然莫名蹿红,从美国传到中国,一路上照亮了无数凌乱的书桌,却从来都没有人怀疑过,这犀利的腔调分明就是出自鲁迅的手笔嘛!


好吧,这回真不是鲁迅,鲁迅的书桌一定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不然咱们也没有机会发现他辛辛苦苦刻上去的“早”字了。

但爱因斯坦也确实是清白的,真正说这话的,其实另有其人


图上这位大哥名叫Laurence Peter,教育学博士,也是一名管理学家。著有《彼得原理》等一系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著作。

而那句“乱桌子vs空桌子”的名言则首发在他的《彼得名言》第339页,都这么努力的声明原创了,到头来还是被误传,竟有点心疼小透明的彼得哥……

扎克伯格的工作台

除了被误传的爱因斯坦“名言”,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那张堆满毛巾、水壶、以及自行车头盔的工作台也常常被用来证明“伟大的创意需要混搭的空间”


可是如果你愿意再等一等,你会看到一个小扎的成长和一张桌子的进化:


整洁期:杂而不乱(你没看错,桌上那本的确是习大大的书)


清爽期:简单专注(在社交平台保持输出)
 

极简期:无欲无求(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下班了)
 

名场面的另一面

跟扎克伯格一样被用来鼓励凌乱书桌文化的,还有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作家马克·吐温。

乔布斯的书桌
 
马克·吐温的书桌
 
糟糕的是,这俩人好像真的有点不修边幅,我翻遍全网也没找到他们有任何可以跟扎克伯格一样用来辟谣的照片... ...不过关系也不大,因为这个世界那么多人,你能找到多少个桌面混乱的名人,我就能找到多少个桌面整洁的大咖!包括但不仅限于:
 
物理学家普朗克和他的书桌
 
作家狄更斯和他的书桌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他的书桌
 
创新狂人埃隆·马斯克和他的书桌
 
看到这儿,相信你也咂摸出那意思了:所有靠“典型案例”来论证的行为,都是在耍流氓!因为完全不具普适性——这些精挑细选后的刻意呈现,既不随机,也不普遍,毫无科学可言。

毕竟,爱因斯坦的桌子再乱,也不能证明桌子乱的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世界上桌子乱的人有多少,爱因斯坦又有几个呢?只是其他桌子乱而又籍籍无名的人没有被拿来作为论证的例子罢了,哪怕这些人才是真实的大多数。
 
所以说,真正能使人信服的,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而是让人无法反驳的数据。
 

凌乱的房间跟创造力有关系吗?
 
在支持“杂乱环境可以激发创造力”的的论证中,这样看似科学实锤的数据也不是没有,比如下面这篇研究报告[1]就被媒体广泛引用:
 
这篇报告于2013年由明尼苏达大学商学院的Vohs博士及其团队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文章标题为“Physical Order Produces Healthy Choices, Generosity, and Conventionality, Whereas Disorder Produces Creativity”,大意是说:环境整洁有序使人做出健康的选择、慷慨且传统;而杂乱无序则激发创造力。
 
从作者的背景和文章的标题我们大概也能看出来,这项研究的关注点在于“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而不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并且标题的一大半内容,都是在强调:整洁环境对人们决策的积极影响

可遗憾的是,媒体在引用的时候,几乎都只报道了肯定杂乱无序的后半部分,而刻意省去了赞赏环境整洁的前半部分,是断章取义本义了!
 

那么如果我们也仅关注后半部分这个赚够眼球的结论,是不是就能够被说服呢?那就要从实验的细节说起了:
 
原文一共介绍了3个小实验,其中与这个结论直接相关的部分,就来自原文中的实验二:

48名美国的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两个房间,左图中呈现的是整洁的房间,右图中呈现的是杂乱的房间。学生们被要求完成一个多用途任务(Alternative Uses Task2)
在纸上列举出乒乓球的新用法,然后请专业人员对这些用法的创造性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在杂乱房间的学生整体得分显著优于整齐房间的学生。由此得出结论:杂乱的房间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实验中的有序vs杂乱场景 来源:Vohs et al (2013)
强调“48名”是因为,这个样本规模真的是不大啊,再随机一分,每组就只有24人,在行为实验中这个样本量不得不说很小了

另一个瑕疵是数据分析:整个结论只依赖于一个最简单的t-test来显示两组的均值差异,没有控制其他任何变量,更没有任何因果分析,让人不禁怀疑后面的实验三(样本量100+,采用了回归分析)是不是为了弥补这两个硬伤而存在。

但可惜的是,实验三只考察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纳度,与创造力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不是媒体的大肆宣传,这篇文章也就是众多不完美的学术论文中不起眼的一小篇。然而在网络上过高的流量,却让它成功地引起了其他研究团队的注意,大家也都纷纷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重复这项实验。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人能成功复制出同样的结果。
 
只可惜,对于大众来说,结果靠不靠谱似乎并不重要,只要结论足够吸引眼球,它就能被广泛流传。这也让那些被老妈碎碎念了几十年的孩子和被老婆diss了大半辈子的懒汉,从此在堆积如山的杂物中挺直了腰板!

这也就算了,可有些人不加分辨地把这篇文章作为育儿指导,鼓吹杂乱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好处,那就有点过分了吧?!

这项实验不仅从头到尾都没有儿童出现,实验的设计更是完全不涉及任何长期影响,强行把这篇文章套用在儿童认知发展的领域,这波操作也是很富有创造力了。
 


凌乱房间的弊端你知道吗?
 
还有人认为,不让拆玩具则会打压小朋友的好奇心,过于整洁的房间会磨灭孩子玩耍的热情。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孩子的探索和钻研,并不只有窝在家里扔玩具和拆玩具这一条途径。事实上,很多玩具一旦拆开,会有各种安全隐患(误食误吞小颗粒、磁性玩具;破损造成的尖锐物;电池电线暴露……),尤其是对于低龄的幼儿,探索和钻研过程更需要家长随时划清边界。


其次,担心整洁的房间会抑制孩子触碰玩具的热情,就更是大可不必。不信你试试把家里的PSP藏起来,看看队友会不会因此就不再热爱打游戏了!

其实跟队友一样,孩子对玩具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在离得近和离得远的玩具中间,他们可能会优先选择离得近的那个,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把孩子埋在玩具堆里,这反而会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因为幼儿在挑选玩具目标的时候很容易被分心,当有不同玩具备选时,他们花在选玩具上的时间,甚至比玩玩具的时间还要长[2][3]。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这种情况就尤为明显,尤其是当那些让他们分心的东西都近在咫尺,又新奇好玩,动一动还能有回应的时候[4][5][6] 。

 
所以,你知道当一个宝宝被玩具包围时,ta有多辛苦吗?在伸手去拿磁力片的路上,会被横在半路的小黄人拦截,转手去拿小黄人时,又会被不知什么时候坠毁的遥控飞机绊倒……

你以为这是娃在探索?其实ta只是在不断被分心,然后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反过来,如果提供给孩子的玩具少而精,那么不论是他们玩耍的时间,还是保持专注的时间,都会得到显著提升。研究显示[7],对于一两岁的宝宝,当面前只有4个玩具(且玩法多样)时,他们明显比面对6种玩具时花更多时间在探索这些玩具上。

而另一项研究则发现[8],当面前只有1个玩具时,宝宝们保持专注的时长,要显著长于面对6个玩具时的情形。

 

相较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已经发展出一定的抑制分心、强迫自己专注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周围环境中分散注意力的物品越多,他们就会耗费越多的时间去做任务以外的事情,从而大幅影响学习效率[9]

所以,你喜欢看孩子写作业时不断的旋转跳跃?还是更希望他们能高效专注于当前的目标任务呢?
 
要知道,人的大脑是矫情的,工作负担一重,它就撂挑子不干了,所以当展现在面前的信息量过大时,大脑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罢工——谁爱琢磨谁琢磨去吧,我反正放弃思考了。这个时候你的感受就是:“艾玛,这都是啥呀,我的脑子好像不转了……咦,我刚才要干啥来着?”
 

在过于繁琐凌乱的外部刺激面前,一个大脑发育完全的成年人尚且容易断片,那些神经细胞还没长全的小朋友们,就更是难以招架了。

大量研究显示,杂乱的空间会阻碍孩子对物体的感知、抑制大脑的执行控制力;而长期处于嘈杂混乱环境中的孩子,其专注力、记忆力、学习能力均受到负面影响;行为和情绪也更加严重。
 
说到这里,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房间乱并不一定能开发创造力,
反倒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以极有可能损失的认知发展为代价,换取一点点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而且很有可能没有的创造力的提升,你选哪个呢?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参考文献丨 

[1] Vohs, K.D., Redden, J.P., & Rahinel, R. (2013). Physical order produces healthy choices, generosity, and conventionality, whereas disorder produces creativ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 9, 1860-7 .[2] Kannass, K.N., Oakes, L.M. & Shaddy, D. J. (2006)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ttention and Distractibility,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7:3, 381-409[3] Ruff, H. A., & Capozzoli, M. C. (2003). Development of attention and distractibility in the first 4 years of lif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5), 877–890.[4] Lane, D. M., & Pearson, D. A.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selective attentio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8(3), 317–337.[5] Vaughn, B. E., Koop, C. B., & Krakow, J. B. (1984). The emerge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self-control from eighteen to thirty months of age: Normative trends and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